信慧下载站:优质、全面、安全的专业下载站! 首页|最近更新|专题集合

环形战争雪天行军怎么玩的(二战时德国士兵胸前“牌牌”是干啥的)

时间:2023-03-16 09:57:07 来源:www.xhsheepskin.com.cn 人气:

为您带来最新环形战争雪天行军怎么玩的(二战时德国士兵胸前“牌牌”是干啥的):

二战时德国士兵胸前“牌牌”是干啥的

金属牌是战地宪兵的代表~链狗。它是二战时德军宪兵的标志。德国战地宪兵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当时德国国王腓特烈二世建立了“督战马”,后来改名为“督战骑兵队”。1937年德国举行大阅兵时,有一支特别神奇的部队, 这支部队大约有四千人组成,而且每个人胸前配有一个金属牌,配备的武器是德国最先进的。这支神奇的部队,就是的特别卫队, 代号“德国宪兵”。1933年德国纳粹党通过掌握了德国的执,德国纳粹党上台以后,随即成立了野战宪兵部队。宪兵部队最标志性的就是每个人身上佩戴了一块月牙形的金属牌,也被称为“链狗”。德国的战地宪兵肩负着双重任务:(1)是德国一支组织严密的警察力量;(2)也是一支接受完整步兵训练的正规军事组织。德国战地宪兵的双重角色,决定了他的作用和其他德国士兵完全不一样:(1)在战争中,他们是占领区的警察,维持当地社会的秩序;(2)战地宪兵还可以指挥德国任何军种平级或下级的德人。由此看见,德国战地宪兵的权力非常大。二战后期,由于局势对德国越来越不利,德国战地宪兵不得不和其他军种一样上前线抵抗苏军。但是战地宪兵又增加了一项任务:前线督战。逮捕那么消极作战的人员,甚至可以直接处决这些消极作战的人员。而且二战时,德国为了培养更多的战地宪兵人员,还在德国的波茨坦建立了第一座现代化的军警学校,毕业后的战地宪兵人员,被送往德军的各个战场。

著名的三三制战术,是怎么运用的

发明的“三三制战术”,在朝鲜战争一战成名,利用27个人,就可以拉成800米的攻防战线,把美国都吓到了,以为乌泱乌泱都是人,朝鲜战争结束之后,三三制战术成为美国西点军校讲课经典战术,美国研究了很久,但还是学不会。什么是“三三制战术”三三制战术就是一个不断循环掩护的过程,由三人组成战斗小组,三个战斗小组组成步兵班,以三角形进行进攻和三角协防,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一人负责进攻,另外两人负责掩护和火力支援。三三制战术的出现,是因为我们国家在面对日本、美国等国家时,我们的武器装备比较差,别人一架重机枪就可以防守一个隘口,如果我们盲目进攻,肯定造成很大的伤亡。战术大师结合我国八路军缺乏重火力,和经常以密集队形冲击日军的坚固阵地,造成很大的伤亡情况,为了避免敌方密集火力的杀伤,强调密切协同,层层推进,交替掩护进攻,推出了著名“三三制战术”,小米加步枪一样压制美国先进武器。三三制战术在朝鲜战争的效果1950年6月25日,在美国支持下,韩国越过线,进攻朝鲜军,朝鲜战争正式爆发,朝鲜军在很短时间内,多次击败韩国南朝鲜,于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在1950年9月,在仁川登陆,开始朝鲜军。出现朝鲜战争的原因在历史上,日本多次以朝鲜为跳板侵略,同时联合国在进攻朝鲜军时,曾多次越过我国边境地区,为了保护我国不受侵犯,内部经过讨论,响应朝鲜的球员,坚决反对美国侵略者侵略朝鲜。1950年10月,志愿军正式入朝作战,但是想要胜利,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者相辅相成,我们从这方面分析。美军的命门所在美国一直以来以机械部队出名,所以在朝鲜战争中,美军有很多的坦克、火炮和飞机,而他们也因此过于依赖这些武器装备,一旦这些东西失去了作用,美军的战斗力就会下滑。1950年11月7日,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上布下东西两条线,并狂妄称要发动所谓的“圣诞节攻势”,在27日傍晚,志愿军第九团打响长津湖战役第一枪,把美军王牌陆战第一师和步兵七师分割包围。志愿军对美国弱势做出对策美国借助火力优势形成防御阵地,志愿军及时用三三制战术进攻,于是采用前三角队形和后三角队形,三人相互掩护前进,360°无死角战斗,一会集中,一会分散,把美国士兵打懵了,无法发挥炮火优势。通过这个战术,让志愿军多次在夜间进攻到美军的核心阵地,但由于装备的不足,无法取得阵地的巩固,只能在天亮前返回。志愿军在朝鲜战争的表现长津湖战场打得非常胶着,志愿军和美军激战两天,最后麦克阿瑟命令联合全线撤退。12月1日,英国特遣队被志愿军的三三制战术全部歼灭,美国的步兵7师31团也全军覆灭,到25日,长津湖战役结束,我国收复了线以北的广大地区,第九兵团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完成了艰巨的任务。在第五次战役即将结束时的铁原阻击战中,李奇微再次倚强凌弱,第十九兵团的63军再次用三三制战术,牢牢拖住敌人14个日夜,保障我国志愿军有序的后撤,并在线附近建立新的防线,有力促进联合国关于停战的声明。因为美国在朝鲜战争支持韩国,从那之后,在朝鲜不能出现美国和韩国的东西,美国的肯德基、麦当劳、都不能出现在朝鲜,连牛仔裤都不得穿,去朝鲜旅游,手机、电脑不能有美剧和韩剧,在朝鲜也不能讨论美国、韩国,连名字都不得提。在接下来的对印作战中,三三制战术再次让印度惊呆,当时有三名战士和主力失去了联系,分别为庞国兴、周文轩、魏英武,他们临时组成一个战斗小组,大胆插入印度纵深7.5公里,打了5场战斗,连续夺取印度三个炮兵阵地,击溃印军两个炮兵团,缴获火炮7门。三三制战术是如何运用1、三名士兵组成一个战斗组,三个战斗组按照三三制原则形成一个战斗班,每个战斗班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分别由班长、副班长以及一个小组长带领,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散兵线推进。两名士兵在前,组长在后,呈一个三角阵型,一个负责进攻,一个助攻,一个支援,作战非常灵活。2、为了减小被敌方爆弹损伤,每个人之间的距离以不能让一发爆弹干掉一个战斗小组为基准,于是27个人组成的战斗群,火力进攻线拉长为800米的宽度。拉长宽度之后,不仅可以避免团灭,还可以营造一种假象,让敌方觉得满山遍野都是解放军的错觉,等敌方火力覆盖之后,发现根本没有几个人。3、防御作战时,一名士兵拿着步枪精准射杀敌军,一名用轻机打出短点射,用于打乱敌方攻击队形,为队友提供火力支援,另外一名士兵用手榴弹炸伤敌人,使敌军无法靠近。如果敌人逼近,那么士兵就上刺刀,进行白刃战,一旦敌军靠近,对我们非常不利,因为我们人数少,但是敌军也放弃他们有优势的装备武器。4、在进攻作战时,三人作战小组会采取队形疏散,以低姿动作前进,后边伴有轻机枪和重机枪的掩护,士兵有层次的突进,每个小组成前三角和后三角的队形前进,前呼后应,避免密集火力的杀伤,而且保证冲击的连续性。在敌方火力死角布置迫击炮,而且在机抢手边布置一名特种,用于击杀敌方指挥官或者机,而我们的指挥官隐蔽在保护内,保证指挥调动。5、在更高级别的作战组织中,一般都会进行两轮试探性打击,第一轮是正面打击消除敌方当面火力,第二轮集中打击一侧,造成一侧配置不均,逼迫敌方机动,从而最大限度消灭机动中的敌方力量,为最后的总攻做准备。在炮火覆盖之后,在发起攻击时,会以分散为大大小小的队形,实施多点渗透进攻,通过非正面火力打击敌军,打乱敌军通讯指挥和火力支撑体系。三三制战术有哪些队形变化第一、纵队变一字队形12人制步兵班和10人步兵班直队散开成一字队形,十二人制步兵班会多出一个小组,变换队形时,可根据班内2、3组的强弱来决定第4小组的位置,左边或者右边较弱时,就往弱的那个方向加强。班长会根据地方火力强弱、地形、任务等情况,灵活指挥班战斗队形的种类,和各组之间的间隔距离。士兵听到班长的命令之后迅速转换,这就非常考验班长的战场触觉,当一路队形散开成进攻队形时,班长的口令一般是:“”目标正前方某处成战斗队形跟我前进”。一般有这种转变,是因为敌方火力不是非常猛,我方要火力压制,因为队形拉来之后,纵队拉宽火力更加集中,可以及时消灭对方暴露火力。第二、纵队变三角队形当战斗队形需要继续前进时,班长会发出口令:“目标正前方某处呈一字队形或三角形后、三角形、左梯形、右梯形”。纵队散开后,每一名士兵都有固定的变换位置,一般都是组长在最合适的指挥位置,火力手一般由班长直接指挥。从纵队变成三角队形时,纵队火力比较小,无法给敌方致命的打击,而且对方进攻面比较多,而三角队形可以集中压制一个方向,然后再消灭地方机动力量,而且三角没有盲区,进攻、支援、防守成一体。第三、纵队变左梯队当需要从纵队变成左梯队时,班长发出口令:“目标正前方某处就地散开”,听到口令后,全班以第一小组为准迅速散开,利用地形准备射击。从纵队变左梯队,是因为地形的原因和火力压制左边的地方,拉开左梯队之后,射击范围增加,而且有层次,后面的队友不仅可以缓慢推进,还可以一直保持火力的压制。第四、一字形变前三角当战斗队形向一翼散开成一字队形时,班长发出口令:“目标正方某处向左右散开”,当听到指令之后,第一组正对目标跑步前进,其他小组以第一小组为准,按照规定的队形迅速散开,并继续前进。从一字形变三角,说明对方火力过强,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而且一字队形容易暴露自己的火力点,而三角形队形可以进攻、可防守,可以慢慢推进队伍。第五、小组队形战斗小组有自己的队形,一字队形、前三角、后三角、左梯形、右梯形、纵队,根据地方火力、地形变化自己的队形,每个小组间隔20-30米左右。这个体系前面的一字队形、前三角、后三角可以进攻、支援,后面的左梯队、右梯形、纵队可以进攻,进攻、防守一体的体系。三三制战术的优缺点第一、无盲区三三制步兵小组相比二人小组,三人优势更加大,因为持普通步枪的三人小组,视角通常没有盲区,而二人小组通常会有视觉盲区。关于袭击和掩护两人是可以,但是三人的话,就有助攻,以防备意外出现,所以三人是最佳组合,可以随时的变换。第二、灵活补位三三制战术虽然好,但是难免也会有受伤或者牺牲,当有人受伤或者牺牲时,后补前,左补右,保证进攻与防守人员始终按照战术的人数。三三制队形在战斗时,如果战斗比较激烈,是通过小喇叭长短声指挥队形,以及进攻、后退等状况,所以炮火声太大,根本听不到人声。第三、足够经验和个人机敏三三制战术最大的缺点和命门是战斗中,士兵完全靠经验和个人机敏,随时变换队形,以适应当前的战况。如果没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和互相熟悉的士兵,根本玩不转这个战术,这也是三三制战术闻名于天下,却很少有外国使用的原因。我国的志愿军经过了多次战争,经验非常足,而且班长熟悉士兵,配合默契,没有足够的实战根本不行,而美军虽然也参加二战,但是太依赖他们先进武器,步兵能力水平跟没得比。写到最后:在1948年,元帅编写的《一点两面和班组的三三制战术》手册,由辽宁第五军分区出版,并在东北野战军率先推广,要求战士学习上面的战术,所以在朝鲜战争能很好发挥出来,成为战胜美军的法宝。三三制战术在朝鲜战争上让美军大开眼界,北约北欧总司令霍利克这样评价:“我当了一辈子的步兵,同德国步兵、同步兵打仗,也看过美国步兵、苏联步兵大仗,但我认为,最优秀的还是步兵”。朝鲜战争上的胜利,不仅仅因为我国志愿军英勇善战,指挥员高超指挥,步兵战术也是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军后面也搞出自己的“三三制战术”,有两个火力组组成,虽然支援力量大,但是冲击力量却小了很多,其队形也少很多,从整体来说很碎,而且作战不够灵活,并且组内一旦发生伤亡,美军的战斗力就直线下跌。朝鲜战争中,俘虏了美国15名顶级飞行员,后面用这15名飞行员换回钱学森,回国后,钱学森为制定人才计划,培养无数的人才,而且钱老是优秀战略科学家,可以正确把握发展方向。过去“穷则战术开花”,现在“达则给老子炸”,在钱老带领下,有、氢弹、洲际导弹、航母、人造卫星等等,如今已经不再是过去的了,100周年庆典上,强势展示的态度。

我国56式40毫米火箭筒的研制发展情况如何

平民手中的大炮-RPG火箭筒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的街道上,一小队美军士兵开着悍马防弹车进行例行巡逻。这些装备美军士兵的神经高度紧张,因为他们知道现在人来人往的喧闹街头,随时可能成为战场。和美军士兵预料的几乎一致,他们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小巷中遭到伏击。周围建筑上的几名恐怖分子,用AK47猛 烈扫射悍马,全车多处中弹。车里的美军士兵并不惊慌,因为悍马有一定的防护能力,可以低于轻武器的攻击,车上的美军士兵很安全。他们一面用悍马上的重机枪还击,一面和总部获得联系。一阵短促的交火以后,火力更强大的美军士兵击伤了2名恐怖分子,其他几名见势不好也逃走了。这个小小的伏击战,美军似乎 轻松获胜了。就在这时,一个美军士兵突然惊恐的大叫:RPG!RPG! 其他人看过去,一个长长的弹头从小楼的阳台中伸出。美军士兵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一股浓烟喷过,一条火龙飞出,准确的集中了悍马车。一阵巨大的爆炸声后,悍马车被撕裂,钢铁部件、,混着美军士兵肢体乱飞。车上美军士兵1人当场死亡,3人受重伤。这个并不是电影或者电视剧,而是每天在街口发生的真实事件。在阵亡的3000多美军里面,至少有三分之一直接或者间接死于RPG火箭筒之手。RPG火箭筒同AK47自动步枪、萨姆7肩扛式飞弹、性炸弹,被恐怖分子成为步兵的四宝,现在就听老萨来说一下RPG。RPG的前身RPG火箭筒是一种发射火箭弹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主要用于近距离打击坦克、装甲车辆和摧毁轻型工事等目标。RPG火箭筒的全名叫做火箭助推榴弹发射器,它是步兵反坦克的重要武器。有的朋友觉得这个名字太长太罗嗦,其实它是非常准确的。在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坦克这类装甲目标的出现,开始颠覆了传统的步兵作战。普通步兵在缺乏足够反坦克武器的情况下,一二辆坦克就可以击溃数甚至上百的普通步兵。一战期间坦克还是雏形,数量也很少,构成不了决定性的威胁。步兵反坦克武器基本还是集束手榴弹、反坦克地雷之内的简易低技术武器。到了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坦克技术突飞猛进,也开始以团旅甚至军的形势大量出现。以库尔斯克会战为例,曾经出现15平方公里内,苏德共出动1500辆坦克和重装甲车辆的会战场面。随着科技的发展,除了坦克以外,各国还装备了大量的轻型装甲车辆,如履带式装甲车、轮式装甲车、装甲运兵车、装甲汽车甚至有一定装甲加装机枪的卡车。这些部队的轻装甲防御、机枪和机关炮,很难对付敌军的坦克装甲部队,但对付步兵还是绰绰有余的。即便美军最普通的M3半履带式装甲运输车,也往往能够抵御远距离的子弹,还装备2挺机枪,其中1挺是12.7毫米的重机枪,具有很强的威力。这种生产数量高达4万多辆的装甲运输车,在步兵面前也是很可怕的,非常难对付。这些轻型装甲车辆,都成为各国步兵无穷无尽的恶梦。在实战中,步兵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一般是各种口径的反坦克平射火炮。不过,平射炮属于重装备,一是数量有限,无法大量装备部队;二是重量较大,搬运不方面,也很难跟随步兵在各种地形下机动作战。而步兵传统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基本还是反坦克手榴弹或者反坦克枪之类。这些武器威力弱,很难对对方主力坦克造成什么威胁。而且它们多是在极近的距离使用,步兵使用手榴弹要冲到坦克边几米处才行,危险太大,成功率很低。到了二战时期,研究出一种步兵单兵携带,可以摧毁200米距离内的反坦克武器的课题,就摆到了各工设计大师的面前。作为轴心国主要力量的德国,他们军工大师面临的情况更为严峻。德军在1941年发动侵苏战争以后,很快遭遇了苏联强大的装甲洪流。苏联具有年生产一万辆以上T34主战坦克的能力,这让德方叫苦连天。要知道,T34在当时相当先进,其优秀的倾斜装甲防御性极佳。德军装甲部队哪怕是最先进的四型坦克的75毫米短管火炮,击毁一辆T34也相当的困难。至于没有装甲武器和重火炮的德国陆军士兵,如果在100米以外的遭遇T34、KV之内的坦克,其连一级装备的37毫米反坦克炮对其没有任何威胁。除了靠众多步兵不怕死的冲上去扔集束手榴弹以外,就几乎没有办法对付。如果德国士兵在开阔地手持手榴弹,冒着苏联坦克机枪的密集扫射冲锋,从根本上来说和也没有大的区别。苏联坦克手非常勇敢(反正投降也是进死亡集中营)!他们在被德军包围以后,往往也死战不退。甚至苏联坦克履带被击毁以后,坦克手就把坦克作为炮台使用,阻挡住一个排连的德国步兵。实战中,由于坦克部队多被编组起来作为拳头部队使用,德军步兵师多装备数量很少的自行火炮和反坦克炮。更多的时候,德国步兵在没有任何重武器的情况下遭遇强大的苏联坦克部队,伤亡累累。德方强烈需要大量装备,由步兵携带的轻型反坦克武器。-----------德军士兵手中的铁拳在军方的迫切要求下,德国的兰格韦勒博士在1942年生产出了RPG的祖先,铁拳100式30毫米火箭筒,1943年投入德军使用,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实战火箭筒之一。铁拳的原理非常简单,它本质上就是一个火箭助推的榴弹发射器。它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钢制火药管提供反坦克榴弹的出膛动力; 插在火药管前的是反坦克榴弹枪。发射的时候,步兵扣下火药管外的发火针,启动冲击帽点燃管内的推进火药,使反坦克榴弹离开发射筒,弹簧尾翼随之展开,使其 稳定飞向目标爆炸。凹型的爆破部内含高爆炸药,其能贯穿150毫米的装甲。由于火药管是中空的,因此推进火药的气流可以从火药管后部冲出,使它完全没有后坐力。铁拳的发射姿势比较特别。比较有经验的发射者将其夹在右腋下,左手固定方向,弹头向上,射出后利用抛物线攻击坦克顶部。坦克顶部装甲最为薄弱,一旦被击中,就算是防御力超强的重型坦克也会立即报废。这种类似于迫击炮的弹道非常有效,铁拳的扬名更多的还是因为其独特的攻击方法。另外,铁拳当然也可以放在右肩上水平发射,这样命中率更高。早期型号的铁拳的优点在于重量轻、使用方便、威力大(近距离可以击毁当时世界上大部分坦克),而且造价非常低廉,易于大量制造。它的缺点主要是射程较近,一般不超过100米,只能在相对较近的距离使用。相比靠步兵上去扔集束手榴弹,铁拳还是要安全的多。铁拳的操作非常简单,普通士兵只要看看说明书,练习几次以后就可以熟练使用。它的长度很小,非常适合步兵隐蔽携带和偷袭作战。盟军坦克手回忆:我们很难发现使用铁拳的德军士兵。他们可以在小树丛、楼房、散兵坑,甚至下水道等任何地方发射。我们一般只有在被击中以后,才能知道他们的存在, 那时候已经太晚了。铁拳在德军中大量装备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它大大提高了德国步兵反坦克能力。一时间东线和西线无数盟军和苏军的坦克,被这种简单廉价的武器击毁。原本苏军坦克可以不带步兵长驱直入的冲锋和突击,德军步兵的反坦克手雷很难对他们造成威胁。但现在城镇中哪怕只有一个排的德国步兵,苏军坦克部队也不敢擅自进入,因为德军士兵在近距离有可以摧毁他们的铁拳。后期苏联坦克开始大量搭载步兵作战(苏联没有装甲运兵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付德军铁拳火箭筒手。只是苏联步兵在坦克上非常容易遭到火力的杀伤,伤亡率极高,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西线的1945年,英军一个坦克连曾经被一个装备铁拳和st44突击步枪的德军三人小分队阻挡了4个多小时。几辆英军坦克面对复杂地形不敢贸然前进,必须等待英军步兵赶上来才可以。只要有哪怕一枚铁拳可以使用,就可以击毁它们。在法国和荷兰比利时复杂的地形中,德军士兵依靠隐藏和突袭,用坦克击毁了盟军数百辆防御能力平平的各型坦克。盟军的指挥官抱怨,一个几美元的铁拳就可以击毁我们几万美元的坦克,我们的损失太大了。初期的铁拳30型号火箭筒的威力不大,实际射程也只有50米左右(较远距离打不准)。由于初期榴弹设计比较原始,在击中苏联T-34之内的倾斜装甲,往往会被弹开。在1944和1945年初,德军又对铁拳进行改造,先后发明出更为成熟的铁拳60式火箭筒,还有最终完结版本的铁拳150式44毫米口径火箭筒。150式有效射程达到了150米,破甲能力也大幅度提高到150至200毫米垂直厚度(当时T34正面装甲不过45毫米,虎式也不过102毫米),造价能为低廉,使用也非常简单,成为非常有效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可以说,除了破甲能力强以外,造价低廉和容易制造是铁拳最大的特征。单单以容易制造来说,1943年8月铁拳30式刚刚投产的第一个月就生产10万枚,而在二战中主要使用的60型号仅仅在1944年12月,一个月时间就生产了130万枚,足以让人叹为观止。铁拳的三种型号在二战结束前共生产了超过670万枚,比盟军坦克总数高出几百倍,真是廉价有效的好武器。铁拳的广泛装备和简单操作,大大改变当时德国步兵面对对方装甲武器的态度。德国步兵在工事,复杂地形和城镇里面开始对敌人的坦克具有相当强大的杀伤力。盟军的装甲部队攻打这些区域,往往损失极为惨重。以最后的柏林战役为例,苏联红军在柏林城防战虽占有绝对的优势,仍然损失了2156辆坦克和30万士兵。德军在柏林的坦克很少(仅有1000多辆),德军大部分反坦克作战都是由步兵完成。相当一部分苏联坦克,都是被狂热的党卫军步兵和青年团在城市的废墟中击毁的,他们使用的主要武器就是简单有效的铁拳。铁拳击中了苏联和其他的盟国。--------柏林城市战中,一个德国步兵就可以摧毁一辆敌军的坦克。苏军在柏林遭受了惨重的损失!RPG的早期型号铁拳的巨大成功震动了世界其他国家,作为对手的苏联人也深受刺激。他们的陆军同样面对着,强大且高素质的德军装甲主力部队!苏联传统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只是反坦克枪。早期苏式捷格加廖夫设计的PTRD和西蒙诺夫设计的PTRS反坦克枪,可以有效对付德军装甲比较薄弱的1、2型坦克,也可以勉强打伤德军3型坦克。随着德国坦克制造技术的发展,德军坦克的装甲防护能力大幅度提升,作战主力也以4型和黑豹式坦克为主力。苏联反坦克枪,对德军4型和虎豹式坦克基本够不成任何威胁。深感头疼的苏联人在见识到铁拳的威力以后,在1945年开始仿制德国的铁拳100式44毫米火箭筒,并且发明了自己的型号РПГ-1型(RPG-1)火箭筒。РПГ-1是大名鼎鼎的RPG-7的早期型号,从本质上说,РПГ-1和铁拳100式的主要性能没有什么不同,是几乎一样的仿制品。它的作战距离大约100米之内,垂直破甲能力不超过200毫米。二战很快结束,冷战随即开始。各事科技的进步飞快,超过了任何一个时代。二战后,美军参加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其主战坦克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升级。对面升级后的美军坦克,RPG-1型火箭筒已经明显过时,不能满足实战需要。苏联在50年代初期在RPG-1的基础上研究出РПГ-2型(RPG-2火箭筒)。2型和1型有很大的不同,苏联工程师作出大幅度的先进技术改进,很大程度上提到了其战斗力。它的破甲能力更强,打的更准,使用也更为方便。--------RPG-2火箭筒,在的名字是56式40火箭筒,老40式火箭筒。РПГ-2射程大约100米,发射超口径空心装药破甲弹,在近距离可以有效的摧毁当时西方世界主要装甲目标。РПГ-2从50年代初期开始大量苏军装备部队,直到60年代都是苏联制式班用反坦克武器。苏联РПГ-2生产数量非常大,曾经大量出口到华约国家和。在朝鲜战争吃了美军坦克大亏的,也从1956年开始仿制RPG-2型火箭筒,命名为1956式40火箭筒,并且大量装备部队。在朝鲜战争中,面对美韩联军1600辆以上的坦克装甲车辆,志愿军仅能依靠一些缴获的美式巴祖卡火箭筒、无坐力炮和其仿制品。这些反坦克武器数量少,性能差,使得志愿军几乎无法对付美军的坦克。第四次战役围攻砥平里战斗时,美骑兵第1师第5团增援被围的美步兵第2师第23团。志愿军阻援部队第40军第119师顽强阻击,击溃了敌人增援步兵,却因缺乏反坦克武器,第119师对美军坦克却无可奈何。最终,美骑兵第5团20余辆增援坦克冲人砥平里,大大加强了敌人防御力量,导致该战役失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东线第20军第172团,歼灭已经被围困在下碣隅里的美陆战第1师时,一度很顺利,连续攻下地堡。但因缺乏反坦克武器,在美军大量坦克的冲击下,志愿军遭受极大杀伤。而美军步兵,则在坦克引导突围逃跑。朝鲜战争初期,美军多处于防御地位。根据支援军老兵回忆,由于明知志愿军缺乏反坦克武器,美军坦克多围成一圈,成为防御火力的中坚力量。进攻的志愿军如果不能消灭这些坦克,就很难歼灭被围的美军步兵。志愿军对于反坦克武器的需要非常强烈,曾经向苏联提出需要大量最新式的РПГ-2火箭筒。不过,苏联一是考虑到现役装备不能出口的惯例,二是怕火箭筒落入美军手中,直到朝鲜战争结束也没有提供。1954年9月,、率军事代表团赴苏联观摩核实爆攻防对抗军事演习,在布尔加宁首次看到了参演部队装备的РПГ-2火箭筒。当看到苏方向提供的РПГ-2样品的优秀性能时,忍不住感叹:“如果当年志愿军有这种武器该多好啊!”1955年1月11日,在中方强烈的要求下,苏方以换文开始向提供РПГ-2火箭筒的技术资料和实物。1956年改火箭筒由著名的547厂承制成功,并于当年定型,随后大量装备部队。1961年547厂的火箭筒产量为3020具,1962年达到10019具,其他诸如197厂也有很大的产量,基本满足了部队装备的需要。的编制和苏联基本相同,每个步兵连都有火箭筒班。这个型号的火箭筒,在参加了援越抗美和中印战争。在中印战争中,解放军士兵对56式40火箭筒反映相当不错。40火箭筒体积小,重量轻,非常适合中印边境的山地作战。而当时装备的57毫米和75毫米无后坐力炮,虽然射程远,精度高,但炮和重量都很大。在中印边界的高原高山缺氧地带,造成士兵负重过大。在这些缺氧地区,人的体能仅相当于平地的一半左右,行军速度和负重能力要低一半。印军普通步兵只被要求带一把步枪和130发子弹,而印军士兵仍然不堪负重,一般只背一条50发的空投子弹袋。无坐力炮排每个士兵负重都高达到35公斤,造成这些士兵极为疲劳。就算这样,每个排也不过能携带20发炮弹。56式40火箭筒则轻便的多,非常适合高原山地作战。在无风情况下,56式40火箭筒射击非常准确。有经验的射手100米内可以大中胸靶大小的目标,曾经有9发火箭弹消灭印军10个地堡的战例。56式40火箭筒发射超口径弹,威力不小!地堡被它击中后,往往被炸得碎石、残肢、机枪零件满天飞。由于火箭筒比无后坐力炮机动性好,野战中能跟上步兵猛打猛冲,及时进行火力支援。如某连火箭筒班班长黄绪林,冲击时在50米距离上击毁拦阻我步兵的机枪一挺,后又击毁正准备逃跑的106.7毫米迫击炮一门,牵引车一辆。 不过,56式40火箭筒也并非没有缺点。它的后喷火方面缺点,在中印战斗中暴露特别明显。在复杂地形上,56式40火箭筒使用影响受这个后喷火的限制。56式40火箭筒后喷火焰较长,一般要求射手四周一米距离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同时射手身体于火箭筒的夹角也不能小于40度。不然高温火焰,很有可能被障碍物或者地面反射回来,烧伤射手本人。实战中,这种需要很多时候无法满足。解放军战士为了消灭敌人,宁可自己腿部被烧伤,也坚持向敌人开火。瑕不掩瑜,中印战争中,解放军官兵认为56式40火箭筒是最优秀的一种武器,非常实用。

怎样才能预防草地贪夜娥

谢谢您的邀请,最近工作比较忙,回答问题不及时,还请各位邀请我的朋友多多谅解。草地贪夜蛾,鳞翅目夜蛾属夜蛾科害虫,多食性害虫,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也危害棉花、茄子、十字花科蔬菜、观赏植物等作物。一、生活习性:在我国南方地区一年4-5代,每代幼虫有6个龄期,成虫寿命10-15天,适宜发育温度11-30度,在日平均温度25-30度时每完成一个世代在30天左右,成虫具有多次交配产的习性,一生可产900-1000粒,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孵化时间为3天左右。草地贪夜蛾成虫具有长途迁徙的能力,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夜间十二小时即可迁飞100公里左右,草地贪夜蛾属于完全变态,具有、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二、危害症状。草地贪夜蛾主要是幼虫为害,幼虫主要取食植物嫩叶造成落叶,同时也会危害作物幼苗、危害幼苗时会造成幼苗茎部折断、危害严重时钻入植物茎的内部或者果实和穗中,群体过大时还会成群扩散,被贪夜蛾危害过后的植物叶片会出现网状或整株叶片仅仅只剩下下部一小部分,所以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非常大。三、防治技术措施。1、监测措施。根据草地贪夜蛾的生活习性,采取布点监控、黑光灯诱蛾、性诱剂诱蛾等技术措施,采取定点调查、大田普查相结合的调查模式进行大范围的调查,确保在发生为害前切实掌握好发生程度、发生规律。2、药剂防治。使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倍液加3%甲维盐微乳剂1500倍液喷在盛期喷雾,也可以选择使用30%甲维虱螨脲悬浮剂1500-2000或16%甲维茚虫威悬浮剂1000-1500倍液在幼虫1-3龄期喷雾防治。

战争中,为何双方会付出惨重伤亡去争夺一个小据点

东北野战军前指到达锦州外围后,罗荣桓和刘亚楼亲登帽儿山观察敌情,着重查看地形和范汉杰的城防部署。今天俯瞰下去,从北平到沈阳的“北宁线”从锦州市区穿过,铁路线以北被泛称为“铁北”,其为丘陵地带,普遍地势较高,甚至要超过原市区的平均海拔。而这片丘陵地带的两个制高点,一是自然形成的山头“大疙瘩”,一是人口修建的“配水池”。范汉杰不是草包,他充分利用了这两个战术制高点,部署了最能打的部队和最强的火力,也就是说,东北野战军攻城部队若想接近城垣,就必须拔掉这两颗钉子,否则必遭敌人居高临下的火力杀伤,是绕不过去的据点。为了详细说明配水池的重要性和坚固程度,笔者今天特地跑了趟“辽沈战役配水池战斗遗址”纪念馆,它位于今天锦州的松坡路上,占地面积很大。可惜新旧两馆都在修缮,不给进里面观看,据称要到9月份才能开放,想了想,原来是辽沈战役打响72周年的时间,所以只能拍点外景给大家看。配水池确实不大,它是伪满时期的建筑,顾名思义,就是给锦州城区供水之用,所以建在高处是有原因的。它大概有五间房子大小,钢筋混凝土结构,敌人把水放干挖出枪眼就成为了良好的碉堡,然后以配水池为中心,在方圆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地区,又修建了多个永备碉堡,各堡之间再以交通壕联接,所以“配水池”从广义上来说,是指这一片要塞化的防御阵地。守敌为滇军第93军暂编第22师的一个加强连(也不可能放进太多的人),为该师一团二连,兵力约150人,另附一个重机枪连和一个战防炮排,所以这个加强连的兵力接近300人。注意啊,这只是战前的常备兵力,战斗打响后,暂22师进行了多次增援,累计进入阵地的敌人超过一个加强营。既然是绕不过去的战术直撑点,那就只能拔掉它,为此东野三纵派出了第7师第20团担任主攻任务,该团前后动用了三营和一营1共1000余人的兵力,可不是简单的600之数,那只是东野一个步兵营的满编兵力。经过猛烈的炮火准备后,攻击配水池阵地的战斗于1948年10月12日黎明的6点40分打响,第20团首先派出三营发起冲锋。而第7师师长邓岳,也把指挥所前移到距离前沿300米的位置,用望远镜观察战况和指挥战斗。战斗异常惨烈,滇军的这个加强连是特别抽调全师八年以上军龄的老兵组成的:“个不高,挺能打”,再加上配水池钢筋混凝土结构比较防炮,所以东野的火力准备效果不大,必须用步兵炮跟随突击部队抵近射击才有效果,因此在敌人猛烈的火力扫射下,冲锋的战士纷纷倒下。从黎明杀到下午,期间敌人至少实施了30次反突击,暂22师一团长王援威上校亲自组织反击,并且当场阵亡,而我三营也因伤亡严重失去攻击能力。邓岳随即投入了一营加强攻击,该营营长、战斗英雄赵兴元在组织最后一次进攻时,全营能够投入战斗的仅余26人,可见牺牲之惨烈。战至12日下午6时,经过整整一个白天的厮杀,三纵7师20团终于攻克配水池,而负责攻击“大疙瘩”的24团仍然没有进展,到夜里三个营全部打残,邓岳开始骂娘,韩先楚也开始骂娘,因为次日就是原定对城垣的总攻时间,后来经过认真观察终于发现,“大疙瘩”阵地后面有暗沟通往锦州城垣,敌人可以源源不断增兵和补充。第7师随即以火力封锁暗沟,继续组织攻击,至13日清晨,终于再克大疙瘩,锦州城北的两颗大顶子至此完全拔除。《大决战辽沈战役》对此特别进行了刻画,一营炊事员按全营份额做的猪肉炖粉条,结果战斗结束后抬上阵地,才发现能够吃饭的已经没有几个人了。欢迎来红色的锦州,参观有纪念意义的辽沈战役纪念馆、配水池战斗遗址、东北野战军牤牛屯前指纪念地、英雄烈士纪念碑、和纪念战斗英雄的“云飞街”、“士英街”等等,必有所得。

标签
推荐文章